关于旭照
关于旭照

服务企业用车十五年,助力成长企业可持续发展

这些日常用车谚语,竟暗藏了那么多“安全之道”

很多车友在遇到一些特定驾驶场景和特殊路段时,都会不由自主的默念一些“用车谚语”,并依靠这些谚语合理操作,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

今天,就为大家盘点一这些用车谚语,究竟蕴含着哪些“安全之道”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107.jpg

一、紧走沙,慢走水,不快不慢过泥巴


简单来说,这句话的意思就是:沙地快些跑、涉水路慢点开、泥巴地要匀速走。可这样做,又是为什么呢?


我们都知道,沙地是十分松软的,非常容易陷车,如果汽车经过沙地时减速或者缓速,那么一旦陷车并熄火,再起步所需要的扭力就很大,这时就会在沙地越陷越深。所以,沙地行驶应适当提高车速,在通过前不减速不停车,便能防止陷车的发生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206.jpg

遇到积水路段,则一定要在明确积水深度后再减速慢行,以降低车辆激起的水波,防止水灌进车辆的进气/排气系统引起发动机憋停,造成严重的发动机损坏,甚至发动机报废。


如果路上有泥,车速太慢会使整车动能不足,驱动力过小,走到一半就陷在泥里。但车速也不能太快,因为车速过快在泥地中很容易打滑,不仅伤车,还会糊一车泥,极难清洗。所以途径泥泞道路,要匀速行驶


二、走灰不走白,见黑停下来


对于经常走夜路的车友们而言,这句谚语绝对是大有效用的。


实际上,这句话里面说的“白”,指的是水。在非城市路段,是没有路灯的,只能依靠汽车自身来照明,灯光照射到前方路面,反馈到视觉上来看是灰色的,但若照在水上,视觉反馈就会很明亮,变成白色,此时便意味着前面是水,不能再走了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250.jpg

而这里的“黑”就好理解多了,就是指看不见。如果一段路走着走着,前面忽然“漆黑一片”什么都没有,那便意味着前方根本就没有路了,很可能是一个大坑或深沟,这时就应该果断停车,避免险情。


三、宁减车速,不减转速


这句话平时用不到,但在山路、坡路行驶时,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。


在上坡行驶时,速度可以慢一些,但要保证转速始终在3000转左右,因为只有这个转速,才能使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最大化发挥,确保爬坡有力。但如果反过来,以高车速低转速冲坡,就会出现动能不足的问题,虽然可以靠减档来解决,但频繁这样做,会既耗油又伤车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331.jpg

四、宁走十里光,不走一里荒


这两年驾车露营火了,这句话也就再一次被频繁提起。意思是宁愿走十里平路,也不走一里荒路。


由于野外露营的时候,导航经常“掉线”,总会把你引到一片大荒地或者一看就不好走的地方,然后表示这是最近路线,从这走能省不少事。这时候车友们就要做一个抉择:是走,还是不走。


对于此,老胡要告诉车友们的是:除非有向导,否则哪怕只有一里路也不要走。因为土路荒路上的尖锐物很多,一旦压到会很费轮胎。其次,这种路上到处都是凸起和坑洼,一个不小心就会磕到底盘,特别是新能源车,底盘上全是电池,磕一下可真是够贵的…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408.jpg

五、超车头,会车尾


这一句谚语主要是教车友们超车以及会车时的行车技巧。


这句话中的车头,实际上指的是“车头前的路况”。意思是说,超越同向行驶的汽车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,因为看似在缓慢行驶的前车,其实很有可能正在避让从它车头经过的行人、车辆等,若不看车前就贸然超越,就极可能出现事故。


而车尾,则是指“车尾后的情况”。主要是为了提防会车时,可能会突然从对向车辆后蹿出横穿马路的行人、电动车、变道车等。提前看车尾,可以让车友们提前预知险情并立即刹车,避免事故的发生。

微信图片_20240116093446.jpg

事实上,每一条用车谚语的背后,都凝结着无数老司机的驾驶经验。而将句子编写的朗朗上口,也是为了能够让这些谚语广为流传,让更多的人受惠其中,让“安全之道”常伴每一位车友的左右。

END